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道,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繪制出了埃及伊蚊的基因組,發現了幾種新基因,包括一些能解釋為什么蚊子喜歡叮咬特定人群的基因。這項發表于《自然》雜志的新研究有助于科學家研發新型驅蚊劑以及控制疾病傳播。
埃及伊蚊是傳播寨卡、登革熱和黃熱病等危險疾病病原體的主要物種,每年感染全球數億人??茖W家認為,更好地了解這種昆蟲的基因組有助防治感染。
論文作者之一、澳大利亞伯格霍弗醫學研究所的戈達娜·拉西奇稱,“揪出”這種基因或有助于研究人員控制疾病傳播——他們可以采取各種方法修改蚊子的這種基因。
科學家們此前只掌握了埃及伊蚊基因組的不完整片段。而該國際團隊是在應對2015年至2016年的寨卡病毒疫情時開始這項研究的。在基因組學最新進展的幫助下,他們現在擁有了最“全面的埃及伊蚊DNA目錄”,從而確定了此前未確認的基因特征。
他們發現了一些特殊基因,比如為親離子受體(IR)編碼的基因,IR能助蚊子在環境中檢測氣味,并幫助引導蚊子靠近重要地點,如產卵地點或人類皮膚。這些新信息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研發出新的驅蚊劑,干擾蚊子發現和叮咬我們的能力。
研究小組還發現,一些蚊子的基因組有多個編碼谷胱甘肽S-轉移酶基因的副本,這種酶可以抵消滅蚊劑的毒性,科學家或許可借此制造出能殺死具有抗藥性蚊子的新型滅蚊劑。
除了開發殺死蚊子或驅除蚊子的新技術,新研究還有助于修改埃及伊蚊的基因,進而改變其種群規模,因為該物種只有雌性吸血,減少它們的數量才會降低疾病的傳播率。此外,最新研究還有助于科學家研究其它動物物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