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志9日在線發表的一篇天文學論文,描述了迄今記錄到的第二個重復快速射電暴(FRB);在《自然》同時發表的另一篇論文中,介紹了包括這次重復快速射電暴在內的13個最新探測到的射電暴。此前人類僅發現過一個重復快速射電暴,這一新源頭的出現,將極大促進天文學家對這種神秘河外射電束的理解。
快速射電暴的持續時間只有幾毫秒,卻能夠釋放出相當于太陽在一整天內釋放的能量。這是一種物理起源仍然成謎的射電束,甚至被認為可能并非自然現象。此前觀測到的唯一的重復快速射電暴名為FRB 121102。此外,快速射電暴以往記錄的最低射電頻率為700兆赫(MHz)。
“加拿大氫強度測繪實驗”(CHIME)儀器稍早時間進行了一項名為“CHIME/FRB”的合作項目。在本次《自然》雜志的其中一篇論文中,研究團隊報告了最新探測到的13個快速射電暴,其中至少有7個射電暴的頻率為400兆赫(迄今記錄的最低頻率)。天文學家認為,這表明能在比CHIME探測到的頻率更低的頻率上觀測到射電暴。
而在另一篇論文中,“CHIME/FRB”合作項目的結果表明,在最新探測到的快速射電暴中,有一個名為FRB 180814.J0422+73的快速射電暴會重復爆發——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二個重復暴。團隊報告了他們探測到的6次重復爆發,極可能源自同一位置。據估算,這些爆發的起源距離地球約15億光年,大約是另一個重復暴FRB 121102與地球距離的一半。
研究人員指出,兩次重復暴存在相似之處,可能表明兩者具有類似的輻射機制或傳播效應。而鑒于CHIME的儀器已經探測到了第二個重復快速射電暴,研究人員認為,未來能探測到大量重復暴源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