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級 任何挑戰都擋不住中國前進的步伐
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級。美方無視中方富有誠意的態度與行動,于華盛頓時間2019年5月10日0點01分開始,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
調整社保費率 堅守為企業減負初衷
就當前經濟環境,以及出臺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方案的初衷而言,為企業減負顯然應優先于讓全國社保費率一步到位實現統一。
央行為何此時定向降準?
距離昨日A股開盤30秒時,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決定從2019年5月15日開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
轉租公租房營利 保障房租售設限違規者自擔其責
保障性住房作為維護房地產市場基本穩定、實現受保障群眾住有所居的有力措施,近年來得到了較快發展,但隨之而來的矛盾糾紛也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
原因千奇百怪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遇擱淺難題
近日,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96號大院,一棟7層樓房其中的一個單元前開來了挖掘機等施工設備。在小區一眾居民的圍觀和見證下,電梯基坑正式開挖,這也是該區首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程。
補貼減少消費者沒慌 政策“斷奶”利大于弊
日前,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對今年新能源汽車補
“體制外市場”為何漲價?倒掛、“孤兒藥”、原料藥“壟斷”
“最近上火導致牙齦出血,剛才買了板藍根、維生素等6種藥,花了200多元。”27歲的舞蹈老師張先(化名)拎著一包藥從藥店走出來,忍不住感慨了一番:常用藥價格怎么漲了這么多?
國產紀錄片連續兩年蟬聯票房冠軍 當好“國家的相冊”
談到世界電影票房冠軍,也許你腦海里會馬上跳出許多美國好萊塢大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國的國產紀錄片已經連續兩年蟬聯世界紀錄電影票房冠軍。
重要講話:中國市場 世界機遇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將更大規模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向世界釋放中國主動擴
虛構“種草” 用戶體驗被虛構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相較于線下購物,網購由于賦予了用戶評價的權利,一直被稱作是一種信用經濟。而從過去的刷單到現在的刷“用戶體驗”,正在毀壞這種信用基石。
職業打假人的“消費者”權益也該受到保護
據報道,2018年4月,李某在一家公司購買12盒枸杞,后發現產品已過期,遂依據《食品安全法》起訴,請求退款并給予十倍賠償。
商標侵權花樣百出 誠信經營還市場一片凈土
商標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所在,是企業品牌的象征。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商標已經成為企業無形資產的重要組成,其蘊含的巨大商業價值讓投機分子聞風而動
廚師、服務員等店員權益一旦遭受店家侵害 員工找誰討說法呢
招牌一致的部分連鎖餐飲企業,其實存在直營店、加盟店或參股店等區別;經營餐飲企業需辦理專門的經營許可證,而部分餐飲企業其實并不參與實際經營
“自動續費”扣錢沒商量,電商法之下消費“黑洞”為何仍在“
近日,杭州劉女士收到某APP會員服務自動續費的通知短信,從其支付寶中扣去10元。劉女士告訴記者,年初為了更換昵稱,花10元訂購了一個月的會員服務。
2018年經濟增速排名南快北慢 快在哪里?慢在何處?
近年來,中國區域經濟出現了一個新變化,即走勢分化狀況從傳統的“東西差距”變成了“南北差距”,而且這種差距還在擴大中。
國際知識產權日將至 你愿意花錢享受精神產品嗎?
最早接觸著作權這一概念是在會計課本上,這是無形資產的一種,代表著權利,也標志著與之相關的收益。那時候覺得它是一個書本上的概念,離尋常生活很遙遠。
拿“國學”當面具 遮不住販賣教育焦慮的丑態
不知從幾時開始,讀經班、私塾這類非義務教育機構又盛行起來。俗話說“蘿卜快了不洗泥”,各類國學班數量暴增的同時,負面聲音也不絕于耳。
農民持續增收: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 實際增長6.9%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農村部4月23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600元,實際增長6 9%。
“以房養老”是本好經 不要被“壞和尚”念歪了
必須在制度上、法律上、信用建設上下足功夫,把“以房養老”這本好“經”念好,不要被“壞和尚”念歪,這才是老人們的幸事。
簡化已故親人存款查詢 彰顯人性化監管理念
親人去世后家屬查詢其在銀行存款再不用勞神費力地去公證處開《存款查詢函》了。近日,銀保監會、司法部聯合發布《關于簡化查詢已故存款人存款相關事項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