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再次建議,將個稅起征點大幅上調到一萬元以上,獲得很多喝彩。對此,杠桿游戲深表認同。
除了認同許家印、劉永好、董明珠等代表委員,將個稅起征點提至萬元的建議外,杠桿游戲也注意到,經濟界的代表委員對提高個稅表現最為積極。這背后有何深意,包括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我覺得也值得探討。
如下文,我們一點點分析。
1、個稅很大程度上已淪為工薪稅,不大幅提高起征點,對改善收入分配,反倒非常不公平
作為經濟(地產)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作為企業家的許家印,比其他人更能理解,目前個稅很大程度上已經淪為工薪稅——對改善收入分配,實際反倒是非常不公平。
許家印以恒大為例,“我們去年交稅420億,其中繳納個人所得稅22億。我們有12.7萬員工,如果把起征點調到一萬元,就有10.2萬人免交個稅,占恒大員工數量80%。這個占比是比較高的,全國工薪階層的薪酬水平和比例,應該也是差不多這樣。”
換句話說,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大幅提高到一萬元以上能讓全國80%的工薪階層免交個稅,這個惠及面就特別廣,就能實現低收入人群少交稅,高收入人群多交稅。
實事求是地說,個稅起征點已經7年未調整。7年前的3500元起征點,從今天的實際購買能力,特別是在較大城市的購房能力上說,已經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當下,我國個稅的實質情況是,低收入者也被要求納稅,中等收入者更是成為繳稅主力,高收入者則因為收入來源較為多元,往往可以逃稅。
這一情況,杠桿游戲認為,必須改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征收模式也將從現行分類征收,轉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模式。
上述計劃和動議很有價值。但歸根結底,最關鍵的是,起征點必須大幅提高,然后說其他才有意義。
至于抵扣,以及考慮家庭實際負擔后征收個稅,從操作上說,目前還有難度。最簡單、粗暴,對大部分群體受益最多的方式,就是得大幅提高個稅起征點。
2、大幅提高個稅起征點,對拉動消費、消費升級很有意義
很多觀點說,個稅占財稅收入比重不高,對政府部門影響不大,所以說提高個稅起征點,對各級政府來說不該是多大困難。杠桿游戲理解這一言論的目的,但客觀地說,目前個稅總量和在財稅中的占比,已經并不低。
我們來看最新的財稅數據:
1-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567億元,同比增長7.4%。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144360億元,同比增長10.7%;非稅收入28207億元,同比下降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