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正在借互聯網巨頭把觸手伸向那些亟待顛覆的傳統行業,比如汽車行業。3月29日,騰訊公司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深圳騰訊總部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協議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一條:騰訊利用技術與自有生態優勢幫助4S店大經銷商們實現全方位賦能,以實現“智慧4S店”的目的。
騰訊在牽手家樂福、步步高等線下商超后,又把新零售的利劍指向了4S店們,這樣的“搭把手”背后也有兩點值得思考。
一是此次與騰訊合作的都是4S店大經銷商們,而且數量也不少,騰訊也指出要與有規模、有數字化能力的經銷商合作,這是否表明了在4S店生存環境不太景氣的當下,大經銷商們已經到了擁抱新零售的最佳時期?
二是4S店大經銷商們搭上的是騰訊這艘互聯網航母,而大經銷商們處于行業生態中較優勢的地位,他們的集體改革是否會讓汽車行業迎來一次面貌與格局顛覆?
大店們搭上騰訊快車觸發馬太效應
且不管此次騰訊與大經銷商們的合作成果會達到一個什么樣的高度,但有一點可能會成為效果保底,那就是騰訊具有的新零售賦能能力。流量上,騰訊有社交上的流量優勢;技術上,騰訊的大數據、AI等技術已經相對成熟。
那么,有了這樣的合作伙伴,4S店大經銷商們至少能夠從三個方面得到升華。一個是企業架構上的優化;二是流量為其帶來更多的業務;三是技術加入提高運營方面的效率。而且,對大經銷商們來說,還有一個額外的利好條件,就是規模優勢下積累的涉及用戶、服務等方面的數據,這也能夠讓騰訊更快對“數據”開刀而制定合適的升級方案。
大經銷商們看見了更有希望的路子,這意味著他們將迎來更快的擴張速度,更平穩的發展道路。那么自然,這個行業內的中小經銷商們就會被無情甩開。一方面,中小經銷商沒有途徑,更不可能搭上騰訊這樣的企業;另一方面,大經銷商們一旦走對路子,加上汽車銷量不斷增長的現狀,蹭到久違的紅利也不是難事。
可以說,大經銷商們現在已經坐上“大巴”,但中小經銷商們還在用腿走路,馬太效應想不出現都難。而且,如果中小經銷商突圍無門,那么行業生態中的用戶資源、供應鏈資源會持續向大經銷商們傾斜,更為可怕的是,這樣的趨勢會進一步削弱中小經銷商們的競爭力,下一波大洗牌可能會來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