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王蓓蓓)10月11日,海寧拾貝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創始人、投委會主席胡建平在接受新華網訪談時表示,在過去20年中A股市場為公募基金創造了很好的回報,未來權益類基金將向產品更加細化等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并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
他稱之前在資本市場中,很多投資者所獲得的實際回報要比基金的長期回報低,這也限制了基金規模的擴張。不過如今這個狀況正在發生變化,投資者越來越理性,特別是最近幾年機構投資者的優勢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把資金交給機構投資者來管理。權益類投資也朝著產品更加細化、投資工具和投資范圍越來越豐富、更加尊重契約、更好滿足不同投資者需求的方向演變。例如,最近養老基金的推出可能將吸引更多的參與者進入市場。
胡建平對當前機構投資者的占比上升持樂觀的態度,不過他也稱大家應該清楚認識到,投資者的收益最終來自于實體經濟所創造的財富。
“長期來看兩者應該很好地結合,權益類投資不僅僅是實體經濟的單向受惠者,基于價值的理性投資同時也是實體經濟的支持者,一個成功的權益類投資產品一定是既支持了企業發展、產業進步、資源優化,同時在投資者角度上也讓大家分享到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成果,增加了財產性收入,并促進了消費,為未來的養老保障夯實基礎。”他指出為了達成以上目標,基金業應該一起努力進一步豐富投資品種和工具,吸引更多的長期資金進入市場,為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