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公安機關成功打掉一個以海外醫療名義實施詐騙的犯罪集團,抓獲犯罪嫌疑人132名,破獲案件2000多起,涉案金額近10億元。犯罪團伙涉嫌以免費豪華旅游名義誘騙受害人到海外,進而通過海外醫院體檢等方式謊稱受害人是患癌高風險人員,誘騙受害人赴海外治療,并推銷所謂的國外先進抗癌藥品。
近年來,各類詐騙手法呈升級趨勢,很多犯罪團伙采用公司化運作,已經形成了一條嚴密的產業鏈,看起來相當正規,消費者稍不留神就會被騙。
網民“蔡強”表示,天上不可能掉餡餅,當有人告訴你去國外看一些疑難雜癥或者體檢,卻又花不了多少錢,有可能就是個騙局,一定要仔細向專業機構了解情況后再做決定,不要輕易被誘惑。
目前一些境外的醫療機構很看好我國的醫療旅游市場,而我國在對境外醫療機構的監管上還難以全面覆蓋,這就給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有網民表示,目前醫療旅游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從業人員良莠不齊,醫療旅游跨地域、跨語言的統一行業規范還沒有形成,在監管領域也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未來在行業審查、市場準入、監管懲處等方面仍需進一步跟進。
也有網民表示,境外旅游只是被醫療旅游詐騙團伙當作了一個鉆監管空子的“捷徑”,但不能因此一棍子打死所有以健康、醫療為主題的旅游服務,這是一個新興的市場,相關管理部門需要盡快強化對這類旅游服務的監管,規范市場秩序,進而促進其健康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