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2023年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以下簡稱《工作計劃》),全面部署年度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明確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引起輿論熱議。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但如今,嚴重的近視問題卻為青少年明亮的“窗戶”蒙上了一層蔭翳。據國家衛健委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6~18歲)總體近視率為53.6%,而到了2021年,該數據飆升12個百分點,近視率超過65%。《工作計劃》的印發既是對青少年近視防治工作的進一步狠抓落實,也將進一步提升公眾對近視防控的認知,營造全社會重視近視防控的良好氛圍。
近視并不是配一副眼鏡就可以解決的“小麻煩”。于個人,中高度近視易引發一系列損害眼部健康的并發癥;于社會,飛行、航海、公安等行業都對從業者視力有著明確要求,如若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嚴重化,無疑也將影響相關行業的發展,狠抓青少年近視防控刻不容緩。
青少年近視問題的成因并不復雜,以學生課業負擔重、缺少戶外活動,以及過早接觸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等原因為主。然而要嚴控青少年近視問題,就必須先破除“唯分數論”的功利教育觀念,以同等重視程度關注學生的學業與健康。
此次《工作計劃》明確將維護青少年視力健康與有關部門責任直接掛鉤,切中要害,倒逼地方政府在醫療、監測預警等領域加大投入力度,監督學校重視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進而敦促家長控制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家校社”攜手建立近視防控體系,全面守護青少年的視力健康。
防控近視不僅是教育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工作計劃》明確擰緊了責任鏈條,層層傳導壓力,展示出國家對青少年近視問題的高度重視與堅定決心,動了真格。但同時,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絕非一日之功,兒童青少年防控近視考核指標須合理科學確定,防止部門間轉嫁壓力,立足常態以長效決心保障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孔一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