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鄖陽區召開教聯體工作推進會,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賦能。會上鄖陽區胡家營中心學校介紹了教聯體暑期開展的“十項”工作,胡家營教聯體其他成員校介紹了教聯體建設經驗和典型案例撰寫情況。這是鄖陽區推進教聯體工作的一幕。
【資料圖】
近年來,鄖陽區以共同締造理念為引領,以辦學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抓實做細教聯體建設,辦好人民群眾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提升區域教育公共服務水平。
一體化構建,推動學校融合共生
為了給教聯體提供科學的教學指導和服務,鄖陽區教育局成立了23個中心教研組,同時在全區各學段、各學科遴選了205名優秀的業務骨干作為兼職教研員,協助區教研室開展教研活動,形成以教研員、兼職教研員、各校教研組長、各年級備課組長為核心的放射狀教研網絡,共同構成鄖陽區教研工作的中堅力量。
一是區級城鄉一體。擺平城鄉教育“蹺蹺板”,構建“1+18”的驅動模式,即以城關鎮為核心,發揮城區優勢教育資源輻射作用,帶動18個鄉鎮,打破城鄉隱性鴻溝,暢通教育資源流通渠道,促進城鄉學校深度融合,攜手并進。二是片區強弱一體。根據地緣相近、位置相鄰、方便互動的原則,推動鄰近鄉鎮抱團發展,建成8個教育協作區,協作區內實行“強校+薄弱校”的融合發展機制,以區域強校激活薄弱學校的“造血”功能。例如,南化塘鎮片區,以南化教聯體核心學校為龍頭,帶動周邊白浪鎮、劉洞鎮學校快速發展。三是鄉鎮大小一體。實行鄉鎮一校制,以鄉鎮為單元,以中心校為主體,聯合轄區內小規模學校開展“1+X”一體化辦學,統籌兼顧中心校與村小、教學點等不同層級學校發展共建。
截至目前,鄖陽區建成教聯體32個,學校覆蓋面100%,其中胡家營教聯體、實驗小學教聯體成為省級試點。
一體化運行,推動優質資源共建
“我鄭重承諾:做一名誠實守信的中學生,沉著冷靜,認真答題,考出水平,考出風格!”6月16日,鄖陽區胡家營教聯體牽頭學校——鄖陽區鮑峽中學對中考學子進行誠信教育。據悉,鄖陽區胡家營教聯體由胡家營鎮初級中學牽頭,鮑峽鎮初級中學、五峰鄉九年一貫制學校、五峰鄉安城九年一貫制學校為成員學校。
為提升教聯體學校辦學水平,鄖陽各教聯體實施資源共建。一是打造學科共同體。通過教聯體改革實施學科課程統一管理,集中發揮各鄉鎮教研員和學科骨干教師優勢,建成23個學科中心教研組,集中研發共享學科資源,創新編制《導學練案》等在全區推廣,開發《巍巍迷魂嶂、悠悠漢江水》等校本教材12套,申報省級研究課題22個,以學科共同發展促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2023年中考全區物理學科、英語學科綜合評價位居全市前列。二是構建年級共同體。圍繞同一個年級學生生理、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大致相當的特點,打破校際壁壘,成立教聯體年級大組,制定年級成長共同體目標,嚴格落實“雙減”政策,教學活動同步實施,年級文化共同建設,研學活動協同組織,課外活動一體設計,各學校同年級形成學習共同體、道德養成體、文化共享體和精神歸屬體,實現同一年級同步成長,緩解家長和學生攀比焦慮。三是打造教學共同體。強化教學過程管理,教聯體核心學校牽頭,制定“統一計劃、統一備課、統一評價、統一分析、統一反饋”的教學協作方案,摒棄“門戶之見”,發揮各校的優勢,共下一盤棋;通過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打破校際協同的地域壁壘,常態化組織研課活動,打磨成熟的課例,教聯體成員學校同步應用。
2022年以來,城關鎮教聯體先后有103節課程獲得國家級、省級優課;定期開展教學視導,專家聯席研討,揚長補短,促進各成員學校教學水平共同提升。
一體化管理,推動教育治理共抓
8月28日,鄖陽區實驗小學開展教聯體2023年暑期師德師風培訓。參加此次活動的除了鄖陽區實驗小學的120余名教師外,還有教聯體學校:楊溪鋪鎮青龍泉學校、譚家灣十方院學校、安陽鎮中心小學、城關一小、城關三小的教師代表。
為推進教聯體學校一體化管理,鄖陽區對教聯體學校實施教育治理共抓。一是教育資源統一配置。根據“教聯體”內各學校生源變化、辦學需求等因素,精準調配項目、資金等資源,改造一批學校少年宮,建成一批學生勞動實踐基地,提檔一批學校醫療室、愛心驛站、“心語室”等,配齊教聯體學校教育功能室。構建“互聯網+教育”新生態,統籌350萬元為全區配置“云桌面”2922臺,把云桌面、智慧黑板等教學終端全部接入教育城域網,同時鏈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等各級教育資源庫,一個賬號即可外聯教學資源。二是教師發展統一管理。教聯體在核定的編制、崗位總量范圍內,通過跟崗掛職、走教支教、互派互訪等方式統籌教師流動,讓師資富余的學校“流得出”,讓師資缺乏的學校“補得上”。培育專家型教師,深入推進“名師、名校、名校長”培育工程,讓進步的教師有擂臺,優秀的教師有舞臺,全區共有省、市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等218人,帶動教師共同成長。三是工作成效統一評價。創新年度工作綜合評價方式,以教聯體為單元實行“捆綁式”考評,聚焦教育教學、安全管理、黨風廉政、特色創建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對“教聯體”各學校分別打分,取平均成績作為教聯體的考核等次,并與評優表模、獎勵性績效發放等掛鉤,激勵教聯體各成員學校盡數亮出看家本領,齊頭并進。
教聯體改革推動了鄖陽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進了轄區各學校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特色化、品牌化辦學,近年來,吸引了主城區及鄰省河南、陜西1000余人來鄖陽區就讀。
鄖陽區5000余名教師當“愛心爸媽”,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鄖陽區二中師生表演手語舞《國家》。
今年暑期鄖陽區5000余名教師開展家訪活動,圖為白浪鎮會溝小學教師在家訪。
(作者:黨立杰 曹君華)
關鍵詞: